香港, —個隧道、天橋、涼亭都容不下無家者的城市

–By Loretta Ho, Kate Lau & Olive Wong, 27-01-2016

冷雨夜洗隧道事件熱傳, 引起網上一眾輿論。 政府以維修保養之名留難無家者, 又何只這次? 深水埗通州街西九龍走廊橋底因有一蓋遮頂,是一眾無家者的聚落點,更有不少人散落於旁邊的通州街公園,為的只是一個容身之所。走走深水埗通州街一帶,已經能夠發現政府如何以空間及管理手段趕絕無家者的生存空間。

1. 通州街公園的無蓋凉亭
曾居於公園涼亭的無家者阿文帶我們遊走公園,數盡多年來所受的迫壓。公園入口旁有一個設計異常的無蓋涼亭,原來早於2007年,康文署借「減少公園隱蔽位置,並配合警方巡邏執法」為由移走涼亭的上蓋。後來移走亭內的長椅,更於涼亭地板鋪設「石卵路」使地面凹凸不平,借優化空間為名欺壓無家者。阿文更說管理人員不時洗地灑臭粉,令無家者生活雪上加霜。

2. 公園荒謬的長椅石壆
長椅上加上 臂架基本上是「國際設計標準」,前天我們跟參與DIY村徑的韓國朋友聊起,似乎首爾的無家者亦受同樣對待。但是通州街 公園大涼亭外圍石壆把關之嚴密,韓國朋友亦為之驚訝。長椅臂架之間尚算有可利用的空間,阿文亦示範過,體型細一點的無家者總算勉強可鑽進去睡。而大涼亭外圍石壆卻安裝了三列拱型鐵片,為求抹殺任何可用的空間。

3. 欽州街天橋的和諧綠化
在通州街公園旁,橫跨欽州街的天橋於2015年中發生大火,原先在天橋「紮根」的無家者與他們的家檔木屋被大火一掃而空,大火後半年也不見有無家者的足跡,聽橋底街友說應該沒有人上樓,大多分散再找地方露宿。起初我們也不以為然,但原來政府早於2007年已悄悄地動了手腳。通往天橋的斜路出入口連同橋頂與欄杆之間的空隙也一拼被鐵絲網封閉,以至天橋只能以樓梯上落。運輸署只貼出告示通知行人天橋斜路無限期封閉,直至另行通知。此舉有故意叼難無家者之嫌,阻撓無家者以斜路搬運家檔或建屋材料。昔日佈滿「天橋屋」的位置,現排滿兩列大型種植盆,相信是「和諧」綠化,難以想像這裡曾是無家者之家。

12631195_10153410923406464_762947654_o

4. 不近人情的避寒中心
60年一遇最寒冷的晚上,民政事務總署把社區中心變成臨時避寒中心,但開放時間設定為下午5:30至翌日上午8:30。雖然周一開始政府把社區中心設為全日開放, 但由於開放時間無所適從,很多無家者都要靠口耳相傳,或需依賴有心人通知才知道避寒中心是否開放。前晚有無家者以為避寒中心沒有開放,重提當年有一次八號颱風雖掛起但社區中心關閉一事。

寒風凜凜,相對於台北,兩地政府的防寒措拖有明顯差別。台北社會局於1月23、24日啟動「防凍防寒應變小組」,考慮無家者宿於街頭首當其衝,為保障街友生命安全,社會局開設街友避寒所,並出動社工員到無家者較集中的地方,逐一告知街友避寒所開設訊息。對於無意願進避寒所的街友,社工員也會評估街友禦寒物品是否足夠,即時提供所需之保暖物資,以度過這波低溫。除臨時避寒所外,若有無家者需要緊急安置,政府協調臺北旅館公會聯繫10家旅宿業者,將由社工員就近提供住宿協助,以確保弱勢民眾能平安度過寒流侵襲。

有無家者跟我們表示,雖然避寒中心開放,但無家者還不會入住避寒中心,主要原因包括人多擠迫,嘈吵難以入睡,開放時間太短,「遲開早走」,擔心留在街上的家當被偷等。雖然寒風凜凜,部份無家者仍然選擇留在街上。

寒流襲港突顯了政府管理思維的荒謬甚至不近人情,但以管理趕絕無家者何止幾天的事? 想起民建聯區議員有「佢地知有好多好玩嘢同著數」之說,需要親身感受一下嗎?

Loretta: 文化工作者,關心社區發展,希望為世界帶來一點溫暖
Kate: 選修人類學改成主修, 打算讀建築入了園境, 現職景觀設計師卻在想城市。
Olive: 現職景觀設計師,自覺成長追不上發展,倍感無力。但仍相信人凝聚起來就有力量,有奇蹟。

延伸閱讀:
【寒流到】冷雨夜洗隧道 露宿者:不敢叫停 濕被褥裝睡
http://www.hk01.com/%E6%B8%AF%E8%81%9E/3875/-%E5%AF%92%E6%B5%81%E5%88%B0-%E5%86%B7%E9%9B%A8%E5%A4%9C%E6%B4%97%E9%9A%A7%E9%81%93-%E9%9C%B2%E5%AE%BF%E8%80%85-%E4%B8%8D%E6%95%A2%E5%8F%AB%E5%81%9C-%E6%BF%95%E8%A2%AB%E8%A4%A5%E8%A3%9D%E7%9D%A1

柯P德政!北市提供免費旅館供街友避寒
http://www.wetalk.tw/thread-43406-1-1.html

民建聯區議員要求加強清理渡船街露宿者 稱「佢地知有好多好玩嘢同著數」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40256

有家·無家 — 黃洪專訪

Headline Banner-02

提及露宿者,一般市民總聯想到吸毒者、長者或精神病患者。無疑這類型露宿者仍然佔相當比例,但近年房價及租金攀升,低收入者甚至劏房都不能負擔,當社區未能提供可負擔而合適的居所,這些有工作卻低收入者或是被迫或是寧可露宿街頭。中大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教授稱之為新一代的「經濟型無家者」。黃教授強調以「無家者」形容無家可歸的人。「家」一方面指客觀的居住空間,是一個可負擔、環境合適居住而且活得有尊嚴的居所。同時「家」亦指主觀上的歸屬感,包括人際關係及社會資本。因此黃教授形容無家者為「有家歸不得,有家不成家。」

黃教授於2000年開始透過深宵隊進行全港露宿者調查,亦檢討現時服務無家者的團體的成效。黃教授總結聖雅各福群會、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救世軍、露宿者之家現時服務模式各有利弊。什麼人是無家者? 什麼是家? 最直接解決無家者一時三刻所需的方法當然包括為無家者提供臨時住所,再加上外展工作尋找有意願改變現狀的無家者並提供協助,包括提供地址電話以助尋找工作,借出緊急救助基金以解決頭一個月所需等。但長遠而言,純粹經濟上物質上的援助絕不足夠。「救世軍成功上樓個案多,但relapse case亦多。」其實物質上援助只能暫時應付,並不能解決問題。不少個案的無家者成功上樓後悶不可耐,又回到街頭上。

「聖雅各嘗試過把劏房改造成一個家,於客廳設置電視、飯桌等讓露宿者入住。開始時的首一、兩個月一兩個月還可以,到第三個月,由於居住環境還是差,這個家始終是人造的,開始散。只有在街頭,才會有人探訪,有人注意,有人關懷。」黃教授指出無家者始終不是如外界想像中一般的一個和諧的社羣。雖然互相借錢互助總會有,同時各人之間紛爭亦不少。有宗教背景的如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會著重社會關係重建方面的工作,以社會資本及心靈方面界入,並把無家者分散至其他區,希望無家者脫離從前的社羣。但宗教未必每個人也受落,而且教會裹的人多來自中產階層,無家者難以融入社羣。最後無家者寧可回到街頭,找回從前身邊的一伙人,「一齊食飯,同聲同氣。」

「當然不同類型會有不同需要。」黃教授又談到幾個「快落快上」的例子,即使社工排除萬難讓露宿者安排上樓,但很快便離開居所,重返街上過露宿的生活。最終還是需要有突然醒覺的一刻,然後自己肯做肯堅持。例如精神病患者需要的可能是社會的了解及接納,吸毒者需要的可能是入住長期宿舍的選擇。至於下一步工作,黃教授現時專注的還是經濟型無家者。黃教授認同物質援助上無家者絕不缺乏。「物質援助我不反對,不會阻止,但什麼是好?」物質支援或是援助服務其實是trade-off、是contact point,以無家者的基本所需去吸引他們定期造訪,從中嘗試以說教,或是鼓勵,或是利誘,希望激起他們改變現狀脫離露宿的意願。

黃教授一再強調經濟型無家者被邊緣化並不是個人動力的問題,而是一個結構問題。租金攀升,劏房環境卻越來越差,同時物價上升,舊區重建又加劇士紳化,迫使更多經濟型無家者露宿街頭。政府政策偏偏促成這個情況。黃教授想嘗試的其中一個社會創新計劃包括利用市建局已收的唐樓試行一個經濟上可持續的屋中屋計劃,概念來自用於災區的預製組件房屋,於折舊的唐樓內暫時安置經濟困難的家庭。另外黃教授亦有郊區老人村的想法,由生活環境及社區出發,設計相應住宿及室外環境。長遠方面,黃教授認為下一階段有必要以社區設計的角度擬議市區重建及城市規劃策略,以充份利用現有空間。黃教授解釋,社會創新計劃是一個嘗試,以自力救濟方法建造可負擔而合適居住的居所。透過驗證並記錄概念的實踐,最終希望向政府或發展商推銷這些房屋概念。「政府有心做嗎?」「有政治壓力的話,這些社會創新計劃將會提供可行並且可即時推動的 alternative plan B。」

–By Loretta Ho, Kate Lau & Cara Ko, 25-01-2016

延伸閱讀:
黃洪教授主理的HOPE 全港無家者人口統計行動
https://www.facebook.com/hopehk2015

香港悲歌 「麥難民」急增四倍,太陽報,2016年1月9日
https://hk.news.yahoo.com/%E9%A6%99%E6%B8%AF%E6%82%B2%E6%AD%8C-%E9%BA%A5%E9%9B%A3%E6%B0%91-%E6%80%A5%E5%A2%9E%E5%9B%9B%E5%80%8D-221040330.html